植物科学与技术教研室课程思政活动总结

  张鸿飞        2025-03-03        10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生命科学与农学学院植物科学与技术教研室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于2025224日至32日期间,围绕“深挖思政元素,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主题,组织开展课程思政专题教研活动,着力构建专业教育与思政育人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

1)聚焦育人目标 系统谋划课程思政建设

本次教研活动以“科学设计思政育人目标,强化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为核心目标。教研室通过专题研讨、案例分享、集体备课等形式,重点探索三大关键问题:一是如何将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家精神、劳动教育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植物学、植物生物技术、农业生态学等专业课程;二是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虚拟仿真实验、智能互动平台,增强课程思政的生动性与感染力;三是如何建立动态教学反思机制,通过数据分析与学情反馈优化思政育人实效。教研室成员一致认为:“植物科学领域蕴含丰富的思政资源,我们要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讲好中国农业科技发展故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2)创新方法路径 科技赋能思政教学实践

活动中,教研室教师团队结合学科特色展开深度研讨。在《植物生物技术》课程设计中,团队提出以"转基因技术伦理"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辩证思考科技发展与生态安全的关系;在《土壤肥料学》教学中,探索运用AI虚拟场景模拟植物需肥案例,通过沉浸式教学强化学生农业生态保护意识。此外,教研室计划搭建课程思政案例库,整合袁隆平院士事迹、乡土植物资源保护等典型素材,为教师提供系统化教学支持。

3)强化成果转化 打造示范性育人样本

根据学校要求,植物科学与技术教研室将总结凝练活动成果,形成可推广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案。教研室计划建立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学生评教、同行评议等多维度跟踪教学效果。青年教师张佳慧表示:“此次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专业课程不仅要传授育才之术,更要夯实树人之本。我们将持续探索润物无声的思政融入方式。”

此次专题教研活动是植物科学与技术教研室深化“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教研室将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扎根乡土的新时代农业科技人才,为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打印文章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