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与分子学教研室召开专题研讨会:探索课程思政与人工智能融合的教学创新路径 |
![]() ![]() ![]() |
2025年2月25日,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围绕“科学设计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和“人工智能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深度应用”两大主题,召开专题教学研讨会。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会议由教研室主任王雪芹主持。 会议伊始,王雪芹强调了课程思政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表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课程应结合学科特色,将科学精神、家国情怀与伦理意识融入教学。围绕“如何科学设计课程思政育人目标”,陈良兵副教授提出从“知识-能力-价值”三个维度构建目标体系,例如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伦理辩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社会责任感。青年教师吴焕焕博士分享了“模块化思政目标设计”经验,建议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基础理论-技术应用-学科前沿”三大模块,分别匹配“科学精神-职业素养-创新使命”的思政主线。 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应用”议题讨论中,与会教师不仅探讨了AI技术在课程思政中的创新实践,还分享了AI赋能教学的实践方案。包括利用AI学习平台分析学情数据,动态调整思政案例;开发结合“生物安全”“科研伦理”情境的虚拟仿真实验模块;以及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学生课后反思报告进行情感分析,量化评估思政育人效果。借助生成式AI技术(如ChatGPT)创新教学方法,如生成“科技与伦理”主题辩论案例,或构建“科学家成长故事”互动问答系统。 会议最后,马克世院长总结强调,人工智能不仅是教学手段的革新,更是实现个性化思政教育的重要契机。课程思政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是‘德树人与创新驱动的双向奔赴。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要以此次研讨为起点,打造‘有深度、有温度、有智慧’的新课堂,为培养兼具科学素养与家国情怀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