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生物科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计划

  王红星        2015-09-06        225

一、建设目标

2014年度,我校生物科学特色专业(国家级)的建设将进一步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开拓创新,进一步在生物学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研创新、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诸方面深化改革,不断提高生物科学专业的教学与管理水平,创建适应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生物学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努力把该专业建设成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品牌专业。

    1.继续根据河南省基础教育与农业生物技术发展对生物学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建立以培养生物学师范生为主、多渠道就业的生物学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知识型、能力型、素质型协调发展的生物学复合型人才,服务周口市当地的基础教育以及农业及生物产业发展。

    2.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积极开展教学研究。2014年度,本专业主干课程,要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总目标,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年级、课程教育目标。形成以总目标为核心,以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为载体,探索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进一步以年级教育目标和课程教育目标为抓手的目标教育体系,确保培养目标的全面落实。

    3.进一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具有良好人文修养、同时具有现代科学素养、适应生物科学快速发展的优秀人才;注重“成才”教育与“成人”教育的协调发展。

 4.进一步构建生物基础教育与师资培训网络平台。与周口市教育局、周口市各教学研究机构合作建设服务于基础教育生物学教师人才培养和中学生物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网络平台,使生物科学专业建设与基础教育紧密的结合起来,更好的发挥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功能。

 5.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力争在全国范围内引进1-3名学术领军人物,构建核心人才队伍,进一步促进生物科学特色专业建设向更高水平的提升

    6.进一步落实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监督,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7.逐步形成以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区域农业及生物产业发展的“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生物科学专业特色,在中西部地方师范院校的生物科学专业建设方面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二、建设方案 

1.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生物科学专业的办学水平

1)通过引进与培养学科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方式,进一步优化生物科学主干课程省级教学团队的学历、学缘、年龄、职称结构,形成一支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

2)创造条件,鼓励青年教师报考攻读博士学位,支持3-5/年参与高规格的学术交流、学术培训活动等。派出中青年教师到国内著名大学与科研机构做访问学者和接受短期培训,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学。

3)通过青年教师指导制度、教学竞赛、听课评课、集体备课等方式,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

4完善教研室活动制度,通过教研室活动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加强对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的研究,形成人人参与教学研究的氛围;加大对教研室工作的支持力度。

2.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现代教学理念

转变以专业教育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确立通才教育的观念;转变以发展智力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转变以做事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确立全面素质教育的观念;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确立以生为本的主体教育观念。

树立“人人都能创造”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努力实现“五个转变,五个确定”,即转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确立创新教育的观念。

3.改革教学方法,探索内容整合,促进教与学的同步提升

1)加大教学内容的调整力度,使教学内容体现前瞻性、科学性、新颖性的特征。要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删除陈旧过时的知识,增加生物学科的前沿新知,把最新的生物学科研究成果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加强生物学科和化学、物理、计算机等学科间交叉渗透,以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

2)改革教学方法、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拚弃“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逐步实现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指导型、高年级学生的专业讲座型和研究开发型的教学模式,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倡师生共同研讨问题,通过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和参与意识。

3)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形式多样、信息量大、形象直观的优势,运用大量的图片、动画、音乐、原声录音、文献等材料,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枯燥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内容转化为形象、有趣的知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意愿,使其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4)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能力与水平。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采取理论笔试、网上测试、实验方案设计、实际操作、课程论文、课程讨论答辩等多种考核方式,全面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4.构建更合理的课程体系,服务于实用性人才的培养

1)围绕专业方向,增设实用性选修课程。在保证学生完成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增设《教学技能探讨》、《经济动物学》、《食品科学》、《食药用菌栽培》等实用性选修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创新教材体系,要把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起来,体现教材选择的先进性,进一步规范现有教材选用、编写、审核制度,鼓励选用国家面向21 世纪教材和“十一五”规划教材、省部级以上获奖教材,同时要结合本地社会生产的实际和科技发展的现状,组织教学科研队伍编写一套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教材。

3)以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为示范,积极推进课程建设,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网络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拓宽师生交流的渠道。在现有省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争创国家级精品课程,继续建设省级精品及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校级精品课程与双语教学课程。

4)优化课程结构,拓宽专业口径,把握好核心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加强综合课程和选修课程的设置,注重文理渗透。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学生个性发展。形成学生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学科的属性,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等,能自主设计与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5.夯实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1)加强实践教学内容与社会工作、生产、科研的结合,围绕专业的培养目标,大幅度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及考核形式。实验内容分模块开设,探索大学生创新实验,实行导师制,每个学生与指导老师结合,围绕生物学教学、生物育种、生物医药、发酵工程与食品生产等方向选择研究课题,并与本科学位论文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初步的自主科研能力。

2)进一步做好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加强毕业论文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加大实验类和基础教育研究类论文选题比例,促进科研型后备人才和新型教师的培养。

3)加强校内外实习和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实现共赢。继续加强与周口市教育局合作以及周边部分生物技术类相关企业见习基地的合作,建立高质量的可用于本专业方向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基地,加强与中学生物教师联系,共同探讨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人才培养任务。

4)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技能培训、教学研究技能培训、中学生物实验技能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等活动,经常开展学术报告、辩论赛、生物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教学技能大赛、三笔字比赛等系列活动,举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5)本着教学性原则、设计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开放性原则、资源整合性原则,加强实验室建设。

6)设立创新实验基金。在学校大学生创新资助项目的基础上,生科系拟资助一批创新实验项目;拟年资助10-20人参与创新实验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各种科技成果与奖励(挑战杯、论文、成果和专利等),按照国家、学校和学院的有关奖励进行11配套奖励。

6.构建更合理的教学管理体系,突出教学中心地位

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系领导、教研室主任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教学管理规程、学生信息员反馈制度、教师教案、试卷抽查等管理制度,使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有章可循;加强考试管理工作;构建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一步规范完善理论课监控体系、实习监控体系、毕业环节监控体系、实验课监控体系;强化教学督导、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学生信息员制度、青年教师导师制等制度。

7.进一步强化科研对教学水平的促进作用

更加重视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以植物学省级重点学科、植物遗传与分子育种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为依托,积极组织学科团队联合申报并参与重大(要)科研课题研究,加强与企业的横向联合,提高科研工作的层次;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去,把学科建设与理论教学以及科研实验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和提高广大师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动手能力,实现理论——实践——应用三者之间的联系,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三、建设预期成果 

1.人才建设

2014年度,争取引进5-8名年轻博士,团队成员至少3名晋升教授或副教授,选派3-5名年轻教师进修或攻读博士学位。使本专业师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更加合理。

2.教学团队建设

    2014年度,继续加强省级“生物科学主干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在团队师资、课程优化以及教学、教研方面实现内涵的进一步提升。力争带动“生物工程专业团队”和“生物技术专业团队”成为省(校)级教学团队。

3.精品课程建设

    进一步建设已有省级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提升质量,争取有1门课程进入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力争1-2门课程成为校级精品课程。全面建设其他主干课程,为实现课程精品化打基础。

4.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方面

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的监控,实现“常态化不通知”的听课模式,并及时反馈听课情况,提出建议,注重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尤其对青年教师采取“一对一”指导,使他们尽快站稳讲台。结合学校青年教师大奖赛,开展生科系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力争在学校获得较好名次。

配合学校“卓越教师计划”、省级“周口市教育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强化师范生授课技能训练,力争在河南省师范生大赛中争取取得一等奖1项。

 

打印文章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